春暖花开 润心而来——2025年春季第9周周报速递
一周速递
(4.7-4.11)
五育并举 德育课程润生活
心理团辅 解锁性格超能力
全心育人 传承智慧润无声
中心课堂 细研实践重发展
以学定教 同课研究炼教艺
春日研学 协作融合正当时
生活艺术 文化传递暖校园
科技赋能 师生同研提素养
五育并举 德育课程润生活
本周升旗仪式由二年级3、5、6班承办,主题为“墨香跃动启新篇 方圆有序向朝阳”。5班以“整理”为轴,用情景剧《我的生活“理”应有序》生动诠释了“有序方能从容”的真谛。3班以“跳绳”破题,在体质健康数据图的数字跃升上,我们看到他们用汗水浇灌体质提升,用坚持书写奋进篇章。6班以“阅读”为帆,让书本中的智慧“活”起来,班级中弥漫的不仅是书香,更是思考与创造的力量。
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,将习惯养成、体质锻炼、阅读思考有机融合,展现了"五育并举"的育人成果。三个班级的精彩展示,犹如三原色交织,绘就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成长画卷。在飘扬的国旗下,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少年向阳而生的最美姿态。
心理团辅 解锁性格超能力
探索性格色彩 赋能心灵成长
——五年级心理团辅活动纪实
本周,我校心理辅导中心为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"性格色彩探索"主题团辅活动。本次活动基于DISC性格色彩理论,以"红黄蓝绿"四色为线索,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认识性格差异,培养成长型思维。
趣味测评启认知
同学们通过"色彩温度计"测评游戏,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自己的"主色"性格特质。心理老师巧妙运用"红色热情似火""蓝色深邃如海"等生动比喻,帮助学生理解性格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不同的色彩呈现。
情景剧场悟差异
"教室物品丢失"情景剧中,四组同学分别以不同性格色彩的方式解决问题:红色组主动召集讨论,黄色组创意提出寻物方案,蓝色组细致分析线索,绿色组耐心调解情绪。在角色互换中,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多元性格的互补价值。
彩虹手册助成长
每位同学获赠《我的性格调色盘》互动手册,通过"优势色卡""挑战色贴"等模块,学习优化性格特质。同学在心得页写道:"原来我的急性子(红色)可以和学习计划性(蓝色)做朋友。"
活动突破传统说教模式,通过'认知-体验-反思'三维设计,让学生理解性格的可塑性。特别是'小Bug优化站'环节,传递了终身发展的理念。"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,同学们在色彩拼图、团队雕塑等环节中积极互动。后续,心理中心还将开展"性格色彩在家庭"亲子工作坊,持续深化教育成效。
全心育人 传承智慧润无声
擦亮星星 托举美好
——柯凤翎老师"特别的爱"教育故事分享会侧记
"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,教育的本质就是帮他们擦亮自己的光芒。"本周二下午,在我校第二期"老班开讲了"活动现场,六年级柯凤翎老师温情的话语让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柯老师以三个"星星故事"为主线,分享了她陪伴特殊学生成长的暖心历程: 通过定制化的美文,帮助孩子们建立表达通道 ;为特殊家庭设计融合教育方案,让全班成为"守护天使" ,创新评价方式,让学习困难学生重拾自信,更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 。
"教育不是改造,而是发现。"熊校长动情地说:"柯老师用20年坚守诠释了什么是'托举者的温度'。"
💡慢的艺术:
允许"星星"按自己的节奏发光
💡爱的透镜:
透过问题行为看见真实需求
💡家校共育:
搭建"彩虹桥"联络机制
与会老师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悟,将"擦亮每颗星星"的育人理念传递下去。
中心课堂 细研实践重发展
语文课堂妙趣横生。彭蓓教师执教《我是一只小虫子》阅读教学课,旨在通过充满童趣的叙事文本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。该课紧扣“朗读—想象—表达”三位一体目标:通过角色代入式朗读体会小虫子的视角,借助图文结合和跨媒介资源激活学生想象力,最终落脚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。融合文化理解、语言建构、思维发展、审美创造四大维度:通过小虫子“苦与乐”的辩证叙述引导学生感悟积极生活态度;依托“当虫子好不好”的讨论发展批判性思维;借助“虫子生活听证会”等情境活动提升口语交际与创意表达能力。把握学习中心理念中"情境驱动"与"深度参与"的要义,使学生自然达成"现象描述—观点提炼—价值判断"的思维进阶,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孵化场。
数学课堂勇于突破。邢娟教师执教《破解音调高低“数学密码”》跨学科实践活动课,以水柱高低与音调关系的探究为主线,有机融合数学测量统计、音乐声学原理、物理实验及信息技术,构建了学科知识深度联结的学习场景。该课通过"个体独学—小组互学—全班共学"的三阶递进式教学结构,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数据采集、模型建构与规律提炼,有效激活了数学应用意识与建模素养。
该创新实践依托学校"中心课堂"理念及跨学科教研体系,在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及校本教研数十年积淀的支撑下,实现了从知识拼接到素养共生的突破,其以学科本质为锚点、生活情境为载体的设计策略,不仅获得跨领域教师的高度认可,更让学生切身感知数学与多学科、多领域的内在关联。
这两节课生动诠释了我校“中心课堂”研究的核心追求——让学习真实发生,让素养自然生长。无论是“角色体验—思辨对话—创意表达”的语文实践链,还是“问题驱动—跨科融合—建模应用”的数学探究路径,都彰显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课堂新样态:在这里,知识不再是割裂的碎片,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;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,而是主动建构的旅程。
我校将继续深化“中心课堂”研究,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点燃思维、滋养生命的能量场!
以学定教 同课研究炼教艺
本周,体育组持续深化低年级《跑与游戏》主题教研活动。吴茜、崔风翔、闵雪松三位教师以新课标为导向,创新设计"游戏化体能训练"教学模式,通过"闯关接力""趣味障碍赛"等特色活动,将运动技能培养巧妙融入游戏情境。
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上,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起跑姿势、变速跑等基础技能,更在团队协作中展现出惊人的成长:有的孩子从害羞观望到主动领跑,有的小组从手忙脚乱到默契配合。这种"玩中学,学中练"的教学形式,让体育课成为培养毅力、增进友谊的快乐课堂。
至此,体育组已开展三轮递进式教学研讨,逐步构建起"技能梯度明确、游戏形式多元"的低年级体育教学模式。后续教研团队将重点探索:
✓ 运动强度科学化监测
✓ 游戏道具创新性开发
✓ 个性化评价体系构建
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体魄、阳光心态和终身受用的体育精神!
春日研学 协作融合正当时
本周,三年级全体师生以“五育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在足球公园开展自然研学活动。学生通过“自然侦探”角色闭眼聆听自然之声,用落叶拼贴创意作品展现美育与劳育融合,并在协作中强化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。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实现知识习得、实践创新与情感成长的有机统一,生动诠释了“草木光合般”的育人目标。
花草香,笑声扬,研学路上我最棒。四年级全体师生前往北太子湖公园开展春季研学活动,活动内容包括灵活的手指舞、充满速度与挑战的飞叠杯比赛、逻辑思维与心算速度相结合的速算24点,以及舒适惬意的自由舞蹈……让眼睛被绿色的春意滋润,让疲劳被放空治愈,让心灵被轻松惬意疗养。研有所思,旅有所感,行有所获,短暂的春日研学之旅结束了,但孩子们的成长将一直延续……
生活艺术 文化传递暖校园
我校第十一届“我爱我家”文化艺术节
隆重开幕
春风和煦,暖意融融。4月8日,后勤餐饮生活部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。这是一场属于后勤人的盛会,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绽放。
生活部、后勤部、餐饮部的教职工以一场充满活力的团体操表演点燃全场热情,展现了校园服务团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生活部代表现场庄严宣誓,承诺将全力推进艺术节各项活动比拼及文艺汇演,以“团结协作、精益求精”的态度为师生呈现精彩的文化盛宴。
因为——
生活老师是学生寝室的“守望者”
用日夜的陪伴筑起安全的港湾;
食堂师傅是烟火气里的“艺术家”
用一粥一饭的温度传递家的味道;
维修保洁师傅是校园的“无声脉搏”
用扫帚和扳手校准每一天的节奏。
他们用平凡的双手
让校园的日常流淌成诗。
熊校长为本次文化艺术节现场宣布开幕,雷主席希望通过活动比拼、艺术展演等形式,深化团队凝聚力,弘扬“家文化”精神,共同营造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。
为提升团队凝聚力,丰富职工文化生活,工会精心策划本届艺术节,涵盖:
✓ 运动技能秀——展现活力与协作
✓ 音乐素养秀——唱响后勤人的风采
✓ 工作技能秀——比拼专业与匠心
✓ 读书分享会——共品文字的力量
寓教于乐,既锤炼服务本领,更滋养精神家园。
自2013年创办以来,“我爱我家”文化艺术节已陪伴后勤团队走过十一载。
◆ 从最初简单联欢到如今多元赛事体系
◆ 从暖心支撑到形成特色文化品牌
◆ 累计超千人次参与,成为职工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事
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,让每位后勤人在岗位上收获成就,在生活中绽放笑容!
科技赋能 师生同研提素养
我校科技校队新学期培训活动在科学楼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由校科技教研组统筹安排,共设置5个专业培训场地,围绕无人机竞技、AI物联网创新、航海航空模型三大特色项目展开系统培训。
在无人机培训现场,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指导老师讲解飞行原理,随后分组进行实操训练;AI物联网创新教室内,同学们正专注地调试智能设备,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创新功能;航海航空模型区域,队员们分工合作,精心组装各类模型,在实践中领悟科学原理。
本学期培训课程经过精心设计,采用'理论+实践'的教学模式,着重培养队员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。后续还将组织校际交流、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,为队员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。"